油菜

2020-12-12 17:12:17 admin
  • 欧洲油菜


同义词 油菜(十字花科芸苔属欧洲油菜)一般指欧洲油菜

欧洲油菜 (学名:Brassica napus L. )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草本作物。茎直立,有分枝,仅幼叶有少数散生刚毛;叶柄长2.5-6厘米,基部有裂片;中部及上部茎生叶由长圆椭圆形渐变成披针形,基部心形,抱茎。总状花序伞房状;花梗长6-12毫米;萼片卵形,花瓣浅黄色。长角果线形,果瓣喙细;果梗长约2厘米。种子球形,黄棕色,近种脐处常带黑色,有网状窠穴。花期3-4月,果期4-5月。
欧洲油菜原产于欧洲,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欧洲油菜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经过多代繁衍,杂交出适应不同生长条件、具有不同特点的多个品种。
主要被当作油料作物,绿色部分和肉质根可作为蔬菜食用,有的时候也被当作动物饲料来使用。
  • 中文名

  • 欧洲油菜

  • 拼    音

  • ōu zhōu yóu cài

  • 学    名

  • Brassica napus L.

  • 别    称

  • 油菜、油麻菜籽,麻油菜籽、甘蓝型油菜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植物学史


欧洲油菜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物种。约12500到6800年前,它由白菜和甘蓝天然杂交、自然加倍而形成异源四倍体。它和另外两个亚种(芜菁甘蓝、西伯利亚羽衣甘蓝)同属于Brassica napus,以食用油或蔬菜的形式为人类所利用,由于自然界中还未发现欧洲油菜的野生种质资源,其起源和进化的研究一直是一大难题。

研究人员利用RNA-seq技术获得了372546个高质量的SNPs,并将其用于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选择研究。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Brassica napus存在六种不同的类型,且都是由欧洲冬油菜演化而来。
欧洲油菜在演化为三个亚种的过程中,与其祖先种白菜之间也存在着基因渗入,在它们多样化过程中有不同的基因受到了选择。进一步的基因表达分析表明,这些受选择基因导致不同代谢通路的下游基因发生了差异表达。这一系列的变化导致欧洲冬油菜产生了不同生长习性和不同形态类型的亚种,研究特别关注了与春化、根膨大、叶形态相关的基因。 
2015年,李加纳“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联合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及美国佐治亚大学,从全世界选择了588份有代表性的欧洲油菜材料,团队的37名研究人员对材料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团队还结合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王晓武团队的199份白菜和119份甘蓝重测序数据,从这些材料的共性、变异性等情况追根溯源,查找欧洲油菜的“家庭情况”。
经过大量分析研究,约7000年前,欧洲油菜由地中海地区白菜品种里的欧洲芜菁,和甘蓝品种里苤蓝、花菜、西兰花、中国芥蓝等4种甘蓝的共同“祖先”(已消失)杂交合成。

形态特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具粉霜;茎直立,有分枝,
欧洲油菜
欧洲油菜
仅幼叶有少数散生刚毛。下部叶大头羽裂,长5-25厘米,宽2-6厘米,顶裂片卵形,长7-9厘米,顶端圆形,基部近截平,边缘具钝齿,侧裂片约2对,卵形,长1.5-2.5厘米;叶柄长2.5-6厘米,基部有裂片;中部及上部茎生叶由长圆椭圆形渐变成披针形,基部心形,抱茎。
总状花序伞房状;花直径10-15毫米;花梗长6-12毫米;萼片卵形,长5-8毫米;花瓣浅黄色,倒卵形,长10-15毫米,爪长4-6毫米。长角果线形,长40-80毫米,果瓣具1中脉,喙细,长1-2厘米;果梗长约2厘米。
种子球形,直径约1.5毫米,黄棕色,近种脐处常带黑色,有网状窠穴。花期3-4月,果期4-5月。  

生长环境


在7000年前形成的冬性欧洲油菜,适合在低温地区生长;诞生于400多年前的春性欧洲油菜,生长周期最短;适种面积较广的半冬性欧洲油菜70多年前诞生于中国,经过多代繁衍,欧洲油菜杂交出适应不同生长条件、具有不同特点的多个品种。 [3] 

分布范围


原产于欧洲,但在野外还未发现欧洲油菜的野生种质资源。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和归化。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生长习性


欧洲油菜感温、感光的敏感时期分别为7-8叶期和10-12叶期。 

栽培技术


播种育苗

欧洲油菜培育壮苗是夺取高产稳产的关键基础。苗期栽培应以促根、壮叶、早发为主攻目标,抓住早播、早栽、早管三个中心环节。
欧洲油菜冬性较强,适期早播有利增加冬季有效生长期,增加光合产物,为多分枝、提高角果数打基础。播种要求稀播、匀播,每亩稀育苗6-7万株,达到苗龄适中不高脚,根旺而白,苗大小均匀无病虫害。苗龄20天左右移栽为宜。  

栽后管理

移栽:为达到移栽后早生快发,早长叶,其关键措施是精细整地,深耕细耙细整,施足基肥。起苗时,要求根系完整,叶片无损伤,以利活根。坚持带肥、带土、带药移栽;不栽隔夜苗,大小苗不混栽。对栽后僵苗,要及早追施速效氮肥。移栽密度-般掌握每亩1.4万苗左右,行距30厘米,株距15厘米。
欧洲油菜移栽后一星期左右,施一次速效氮肥,以促油菜早发根、早出叶。一般每百千克水加腐熟人尿20千克、尿素1千克浇灌。对缺苗死苗要及时补苗,并注意雨后进行浅锄除草,清沟防渍。 
合理施肥:欧洲油菜需肥量较大,增施肥料是夺取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首先,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用优质土杂肥1000-150千克、碳镶、过钙各25千克、钾肥8千克左右混合、堆沤后做基肥施用。其次为防止早春脱肥,在年底前开穴施肥,一般亩用腐熟人粪尿50-75千克。并结合中耕松土,清锄杂草,以增强茎叶光合作用功能,为回春后快发打基础。施用苔肥必须根据大田油菜长势而定。对叶片肥大、长势较旺、叶色浓绿的田块,酌情少施或不施苔肥;对苗瘦的田块要早施重施苔肥,一般亩施尿素10千克左右。后期在油菜花期叶色明显转淡,临花期时补施一次角果肥。一般亩用尿素10千克左右,并及时进行根外追肥(喷硼为主),防止花而不实,以及发生早衰现象。   欧洲油菜对较敏感,缺少硼元素,易造成花而不实,一般情况下会减产20-30%,缺硼严重时,甚至绝收。 
中耕培土:欧洲油菜移栽至回春这个生长阶段,要进行2-3次中耕松土,防止土壤板结,增强土壤通透性,协调水、肥、气、热,促进发根壮株。开春以后的中耕松土,宜浅不宜深,以防损伤根系。松土要全面均匀,株间、行间都应清除杂草,并结合培土,防止倒伏。  
开沟防涝:渍涝是造成油菜根系早衰、倒伏和发生病害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开春以后雨水较多,降水大部分集中在中后期。为了防止渍害,必须开深沟,降低地下水位,保持沟水畅通,做到雨停沟无水。对水渠边或冬浸稻田附近的油菜田,还要开一条隔水沟,预防渍涝。 

病虫防治


欧洲油菜的一生病虫害主要有菌核病蚜虫潜叶蝇等。前期主要是以蚜虫为害植株为主,中后期主要以菌核病为主。植株发病后引起早衰,角果减小,结实率、千粒重降低,造成减产减油。为了避免油菜产量损失,应采取综合防治的方针。在蚜虫发生低龄期可用1000倍液乐果喷治;中后期病株上的病叶要及时摘除,并用井岗霉素防治菌核病。  

主要价值


观赏

由于欧洲油菜有美丽鲜亮的黄色花朵,因此它也可以作为一种观赏植物。而改变欧洲油菜性状的方法,可以通过基因修饰技术培育出其变种,让这些变种长出更大的花朵,拥有更多更稳定的花瓣,降低植株的高度并长出更多的分枝。欧洲油菜植株高度是一定的。在自然界中,过高的欧洲油菜不能作为观赏品种,其过长的茎节使其看起来显得瘦长,因此会影响其观赏品质。 

经济

欧洲油菜是种子植物油的重要来源之一。种子油还用于制造润滑剂、润滑脂、清漆、清漆、肥皂、树脂、尼龙、塑料、驱虫剂、稳定剂和药品。 
欧洲油菜主要被当作油料作物,有的时候也被当作动物饲料来使用。在油料作物种植中,欧洲油菜已跃居第二(仅次于大豆)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同时,由于能源危机和欧洲油菜油燃烧时低空气污染及其本身的可再生性,越来越多的人把欧洲油菜油当作生物燃料,使它成为了一种很好的绿色能源。 

生态

种植欧洲油菜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效氮与有机质含量。其原因可能是种植植物后,其枯枝落叶、残留根系、根系分泌物、代谢过程,均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增长。种植当年可以明显增加盐碱地土壤速效磷含量,但由于种植时间的增加,植物吸收利用的耗竭与土壤pH值的增加所引发土壤中有效磷减少的双重作用导致2004年种植地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剧降。可见,在盐碱荒地种植欧洲油菜配以合理的施肥措施将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有利于提高盐碱土壤质量,促进盐碱荒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电话咨询
业务范围
投资案例